浅析马克思的教育观:朝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发布时间2018-06-28 17:11:27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次

来源:《人民教育》2018年第9期  作者:李海春

 

在马克思的文献中,并没有对教育问题的专章论述,但是透过文字的表象去看具体的理论内容,可以确信,马克思的思想中有对教育问题的系统性理解,我们可以把这部分内容称为他的“教育观”。

马克思的教育观以他的哲学思想为基石,尤其是对人的理解从根本上决定着马克思教育观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立足于对人的“现实性”的充分理解,从“异化”理论出发,朝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目标,马克思对人如何通过教育与现实的社会实践相结合获得解放作出了系统性思考。马克思的教育观也因此成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他批判和反思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角度。

马克思的教育观相关内容夹杂在他不同时期的理论文章之中,有具体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政策上的指导,更多的内容包含在他的哲学思想中,我们试图对这两部分内容作出整体性把握,使马克思的教育观系统地呈现出来。

马克思教育观产生的历史脉络

马克思的教育观包含于他的唯物史观理论体系,是与他的理论体系同时出现、同时完成的。

一般来说,当从整体讨论社会问题时,教育是一个绕不开的角度。同时,对社会问题分析的深度也直接影响着对教育问题的理解水平,这一点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更加突出。由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制度问题的深刻反思,教育问题成为他的理论中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从马克思教育观的产生来看,与他的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出现基本一致,是随着他对资本主义社会问题进行总体性分析,并对资本主义制度作出系统性批判时产生的,马克思的教育观与他的整个理论体系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那个时代欧洲的思想、文化和社会背景。

从理论的发展过程来看,我们大致可以说,“马克思的教育观”萌芽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这一题作出了哲学上的概括;随着《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人所做的唯物史观阐释,建立了对于教育问题题的基本理论判断;在《共产党宜言》中,通过对具体现实的阶级性和历史性分析,马克思的教育观形成了系统。在其后的相关文献中,马克思还多次具体地讨论了教育问题,对教育观作出了适当的补充。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反思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问题,探讨了人如何消除异化重新占有自身本质的问题,为教育观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系统地表达了自己的哲学观点,比较清晰地勾勒出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内容。尤其是对教育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作出了专门论述,建立了教育观的基本理论框架。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对唯物史观做的一次系统阐述,他从元逻辑入手,在自然、生产、交往的关系中建立了对“人”的现实性理解,教育观的整体理论框架在这里完成,这是理解马克思教育观的关键。

《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教育观体系的完成,马克思从阶级斗争的角度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原因和消除路径,从全球化的角度讨论了人类社会所面向的未来,从而对教育目标及其实现方式作出了具体论述。至此,马克思教育观的总体内容已系统呈现出来。

马克思教育观的理论结构

马克思的教育观,以“现实的人”作为理论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从社会历史生成的角度探讨了教育的问题,他的具体目标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社会目标是形成自由人联合体,使人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一)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

马克思在多数情况下是从广义上来使用“教育”概念的,他所说的“教育”不仅仅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活动,同时也包括带着一定目的性所做的文化和信息传递活动,是人的定向的精神实践活动,它与人的生产实践活动相结合,起着唤醒、引导人的主体性意识获得的作用,正如他在《资本论》中所说,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教育观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具体方向。这里所说的“现实的人”既区别于旧唯物主义所说的“自然的人”——被教育和环境造就的人,也区别于唯心主义所说的“抽象的人”。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从人的社会历史生成角度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教育观,对教育和实践问题做了哲学高度的阐述,他说:“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马克思从旧唯物主义的思维框架中跳出来,把人置于自然和社会的总体性中来理解,他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生成的存在,不能脱离人去理解单纯客观的自然,也不能脱离自然去理解单纯的人。教育也是如此,教育的主导者是人,而主导者也一定是在教育中给出的,是教育的成果,不存在脱离教育独立存在的人,也不存在离开人的、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教育,这就是教育中人的现实性。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更加具体地阐述了人与意识(包括教育)之间的关系,使人的现实性得到完整表达。

(二)以自由自觉活动为具体目标

教育是人的现实性生成的一个环节,是各个因素中最具有活力、最能体现人的主体性和历史性的部分,它通过精神和文化的传递,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承担着传承与发展精神文化内容的功能,同时也起着唤醒人的主体性、使人向自身本质复归的作用。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未来是人通过自由自觉的活动对人自身本质的重新占有。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且为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是一种“异化”的存在,在这种异化的情境中,人失去了自身的本质,且无法认识到这一丧失。辩证来看,人必将通过异化来消除重新占有自身的本质。

人的“自由自觉”活动,同时就是消除异化重新占有自身本质。自觉是自由的前提,而自由是自觉的必然结果,自觉是人对人自身的真正认识。人的自觉首先是对自身及其相关关系的充分理解,一方面包括人对其自身的自然属性的认知,另一方面包括人对其社会历史性的充分理解,就是人对自身、自然、社会规律性的正确认知。在此基础上,人依照规律去行动,把历史的规律内化为自己的现实活动,从而占有规律,达到人的自由。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说:“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

(三)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社会目标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目标,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共产主义社会不仅仅是一种制度,它同时也是人的一种状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用辩证的方法从异化”和“异化的消除”探讨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解决,从而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雏形。

在马克思看来,人不是孤立的存在,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因为“交往”是人类得以存续的基本前提,如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这种生产第一次是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开始的。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

由于交往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需要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确立自身的社会性,这也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进行描述的角度,他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从社会性的角度来说,当异化被消除,共产主义社会得以实现,人成为自由自觉的人,那么社会的交往是每个占有自身本质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人类社会的总体目标,也是马克思教育观的目标。

教育的内容:处理好人与自身、自然和社会的关系

马克思的教育观中,教育既包括具体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包括人对其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的获得,为自身的解放提供物质和观念上的依据。

(一)革命性教育

这里所说的革命性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个为阶级意义上的革命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新生力量,是未来社会的主导者,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未来。但是,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并不会被工人阶级自身自然地认识到,所以教育在使工人阶级成为一种自觉自为的存在就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

革命性的第二个意义为社会实践活动,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人根据规律主动地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关系,马克思在一定意义上把教育也理解为革命性活动的一部分,如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教育时所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教育是对人的变革,使人从更加科学的角度来认识自身的地位和关系,从而影响社会活动,在这种意义上,教育是一种革命的实践活动。

(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马克思认为,人在其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唯物史观的基本内涵来说,这里所说的社会关系,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人要通过自觉自由的活动占有自身的本质,达到对异化的消除,就是要科学地把握这些关系并在行动中与之相协调。

人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科学认识,是人在自然向度的自我解放。所以,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当然,我们在这里既不能深人研究人们自身的生理特性,也不能深人研究人们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山岳水文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他条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的现实性的基础。而只有对这一关系准确、充分的认识,才是对这一关系的真正占有,这是要通过教育来实现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具体内容作了大致的罗列,它包括“人们自身的生理特性……地质条件、山岳水文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他条件”。当然,具体的教育内容不止这些,我们认为这部分包含自然科学的全部内容、数学类知识及科学方法,构成了教育内容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部分。

(三)对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人对人与社会关系的科学认识和占有,是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人在社会向度上实现解放的必经途径。虽然在逻辑上,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人与社会的关系有先后之别,但是在具体的历史现实中,二者是同时发生的,人在与自然发生关系的同时,也在发生着人与人的关系,这构成认的社会关系。人通过对自身与社会关系的科学认识,在社会的向度上获得解放和自由,而人对其自身与社会关系的充分理解和科学把握,是通过教育来完成的。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阐述后,关注到人与人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他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也就是说,人的存在依赖于生产,而生产的前提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是人生产自身的必要条件,生产、交往以及由生产和交往结合而成的生产方式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从社会意义上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就是人自身,人要回归自身的本质,就需要对这些关系有科学的认知,从而对其规律性有内化的理解。只有这样,人在面向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中才是真正自由的。

教育的原则:主体性培育、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认为,教育要充分体现人的主体性原则,培育每个人的主体性,同时要与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

(一)主体性培育

马克思主义是探讨人的存在本质如何真正获得的社会理论,是关于人的主体性复归的理论。所以,教育的重要使命在于使受教育者获得主体性,从而以主体的方式出现在人与他者之间的关系中。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理论掌握群众,同时也是群众掌握理论,从最深层面来说,理论的指向是人本身而不是其他。这里所说的人,是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中生成的人,是人与自然和社会融为一体的人。所以,从根本上来说,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方法就是让人获得主体性而成为真正的主体。这是教育的根本性原则。

培育主体性,一方面要求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育的管理者和主导者充分认识主体性培育的目标,使之成为教育资源设置和管理的指导精神,同时也把这一精神贯穿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另一方面,需要对社会文化和教育环境做同样的考量,使人的主体性培育成为整个社会的文化底色。

(二)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是教育活动中比较常用的方法和原则,就是把教育的内容与具体的社会生产劳动结合起来,使理论内容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被观察和检验,从而被理解和接受,成为学习者理解自然和社会的方法。

在马克思的教育观中,对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存在着两个不同层面的理解。第一个层面,是把教育与生产实践的结合看作与某种具体的劳动形式或劳动行为相结合,这是马克思在阐述社会教育问题和教育政策等具体问题时比较常用的理解。正如《共产党言》所言,在刚刚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中实施免费的公共教育时要坚持“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这里直接用了“物质生产”这个概念,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生产的某种具体形式,与具体的物质形式直接相关,这里关注的是直接的物与物的关系。这是马克思在讨论“现实的人”的自然属性时所直接指向的物质活动。

第二个层面,在使用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时候,把教育从具体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上升为无产阶级对自身本质的认知和占有这个层面。在这里,教育和生产实践的结合上升为一个哲学层面的活动,这一说法与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使用的实践概念更接近,如马克思所说,“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这里,前面所说的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是指具体层面的生产实践,而后面所说的“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则上升为人对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社会关系的占有层面。在这一意义上来说,教育与生产实践的结合具有了唤醒无产阶级的自觉、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意义。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距离马克思教育观的产生也已经170多年,时代背景虽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对社会现实问题仍然具有强大的解释能力,他对人的现实性的深刻理解,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远大理想的追求,对教育在唤起人的主体性,在自然和社会的两个向度上获得自由,把人的活动从盲目的本能性活动转变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从而使人获得真正的解放等思想,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工作仍然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刘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