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彝族大学生歧视知觉现状考察报告
发布时间2017-05-15 19:24:54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次

彝族是我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也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根据2000年第次人口普查少数民族数据,彝族共约有871万人口,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彝族是我国第六大少数民族,在西南地区有着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后,彝族地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1)。由于我们西南地区与世界主要毒品产地缅甸、老挝、越南相邻20世纪80年代开始,这三个地区的毒品非法进入我国境内,毒害从西南地区开始蔓延(王默, 2010)。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2014年全年毒品犯罪案件共受理565件,占所有受理案件的25.4%(李正勇, 2015)加上吸毒贩毒现象严重,静脉毒品注射与共用注射器普遍,经济、卫生条件落后以及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相对匮乏,这使得凉山彝族地区成为艾滋病疫情灾区(孙豹, 2011)。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同时也是我国艾滋病的重灾区之一。

有民族学学者深入凉山拉姆乡进行田野考察,发现外界地区(成都地区)确实对凉山彝族地区人民有偏见。刘绍华在其田野考察报告中写到:“……不同的苏诺小群体盘踞城市里的不同空间,在各自的地盘上游荡、行窃与交际。这些举止勾当经常有违治安,加上多数苏诺青年不大会说汉语,更令城市居民感到威胁不安,对彝族充满了负面印象……一位汉族友人在成都当记者,她问我:‘你敢去凉山?我们这里的人都很怕彝族。这里的新闻不是完全忽略他们,就是把他们当成罪犯’……(刘绍华, 2015)并且汉族学生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消极刻板印象,而少数民族大学生也知觉到汉族大学生对他们的负面评价(高承海, 党宝宝, 万明钢, 2013)。那么彝族聚居区的社会问题是否影响了彝族大学生与外界的交流,产生了歧视知觉?歧视知觉(Perceived Discrimination)主要指个体知觉到由于自己所属的群体成员身份(如户口身份、种族等)而受到有区别的或不公正的对待(Major, Quinton, & McCoy, 2002; Pascoe & Smart, 2009; Tom, 2006)

国外不少学者已发现歧视知觉对幸福感有消极的影响,与抑郁的增加、自尊和生活满意度的下降有联系(Seaton, Caldwell, Sellers, & Jackson, 2010; Correa-Velez, Gifford, & Barnett, 2010)元分析也证实了歧视知觉与幸福感有显著负相关(Schmitt, Branscombe, Postmes, & Garcia, 2014; Pascoe & Smart, 2009),而且二者关系的纵向效应也是显著负相关(Schmitt, Branscombe, Postmes, & Garcia, 2014)YooLee(2008)也发现对亚裔大学生来说,歧视知觉与生活满意度有负相关。国内学者发现,受歧视感与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内隐和外显的问题行为有关(陈谊, 张庆林, 史慧颖, 2007)然而目前国内关于少数民族歧视知觉的研究较少,不仅缺乏相应的测量工具,也未对歧视知觉的影响机制进行进一步研究。

笔者先后到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和西昌学院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学院进行田野考察,彝族大学生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是中国培养彝族地区社会建设、社会管理与社会发展现代人才的摇篮;是彝族现代教育史上最集中、最先进、最高层次的锻造彝族母语文明当代传人的民族精神熔炉;该学院现有在校学生631人,本科生591人,硕士研究生40大部分来自西南民族地区,且大部分为彝族;学院在62年的办学历程中先后培养了通晓彝汉双语或彝、汉、英(或日)三语的彝族知识分子4000余人。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从1989年开办以来,努力构建巩固彝族母语、强化彝汉双语、拓展彝英汉三语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已培养毕业2000余名合格的彝汉(英)双语人才,为我国西南民族地区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西昌学院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学院招收四川省内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包括彝、藏、羌等十余种民族成份。因此无论是在学生类型、教学特点和就业方向来看,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和西昌学院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学院的彝族学生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因此,本研究力图通过实地考察,对彝族大学生歧视知觉现状展开研究,进一步了解歧视知觉的影响机制,以减少歧视知觉对彝族大学生幸福感的消极影响,进一步提高彝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彝族大学生歧视知觉特点

为了进一步了解彝族大学生歧视知觉的现状,本研究对7彝族大学生进行结构式访谈,并组织4名彝族大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了解对彝族大学生歧视知觉内容和特点。结构式访谈中要求彝族大学生描述其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不公平对待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访谈者在访谈过程对事件细节进行深入探测,把握访谈节奏。4名彝族大学生的围绕“你在与非彝族交往过程中遇到哪些不开心的事情,你如何看待这些不开心事情的发生”这一主题进行自由讨论。

笔者采用简明民族歧视知觉问卷社区版(The Brief Perceived Ethnic Discrimination Questionnaire-Community Version, the Brief PEDQ- CV)(Kwok et al., 2011)对彝族大学生歧视知觉水平进行考察。该问卷用来评估个体由于自己的民族而体验到歧视经验的频率,共17个项目,4个维度(排斥,学习或工作地点的歧视,污名,威胁与骚扰)。问卷采用5点计分,(1=从未发生5=常常发生)。得分越高,代表个体知觉到的歧视越多。总问卷和各维度在大学生样本中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分别是0.880.69(排斥)0.65(学习或工作地点的歧视)0.78(污名)0.88 (威胁与骚扰)the Brief PEDQ- CV可跨民族使用,不仅有着良好的信效度,还更为简便地测量少数民族的歧视知觉。目前已经在黑人群体和拉丁裔群体(Kwok et al., 2011),拉丁裔居民(Kwok et al., 2011; Arellano-Morales et al., 2015),亚裔大学生(Tuason, Ancheta, & Battie, 2014)和中国移民群体(Fang, Friedlander, & Pieterse, 2016)使用

(一)彝族大学生歧视知觉内容

得到访谈录音后,将录音逐字逐句转为文本。然后运用主题分析和内容分析将文本中符合歧视知觉的词语和句子进行登记编码。

1 访谈文本最终编码示例(摘录)

我有去那个人才市场,然后有个老板带我,然后问我,是不是彝族啊,我说我说是彝族,然后他就跟我说,噢,是彝族就算了吧。我说,为什么他没有回答我,他说你们自己知道啊,是他也不,他不会说,他就很明显就是因为你是彝族,然后他就不要你了,说有些会乱来

排斥

有些老师那个啊,平时考试啊,作弊,嗯,可能会刻意地站,去注意你

不信任

服务员可能会看出来,你是彝族,然后觉得你比较土气,然后可能就会找饭店的时候就不够周到,你喊他过来,有些他不会过来,然后还服务不是很好,

服务不周到

就是现在公交车上,嗯,一般就是遇见一些需要让座的人,一般都要让座了,但是有些遇见彝族就不让座。不管不管,你背着孩子还是老的走不动了,他都不会让,他怎么知道这个人就是彝族口音呀,有些看起来就像彝族,他就觉得你肯定是,然后人家就扶着你,就在你面前还是不让座,这些人很多,

不尊重

其实那女生长得很漂亮,而且我觉得那女生说的也没错啊,反正大家心里都是这样子,大家心里都想这样子,只是他表达出来了,而我们没有表达。然后他当时那老板的老板其实没有说什么,那老板挺好,挺好的,就是另外一个服务员,他就因为那女生说那个普通话说得不是很好,然后,然后他就这样,他说额说要呃,要有车子有房子吗?就他当当时那个女生,好像说的是有房子对,就这样子,反正那个彝腔那边那个男生就一直一直学,一直学,我就觉得很冒火很烦

取笑

结果发现大学生彝族大学生歧视知觉内容为五个方面:不信任、排斥、不尊重、服务不周到、污名、取笑。频次分别为6次、4次、3次、2次、2次、1次。按照发生地点进行统计,发生在工作地点的歧视行为有6次,发生在学校的歧视行为有4次,其余7次发生社会上。

(二)彝族大学生歧视知觉水平

彝族大学生的歧视知觉得分为1.65±0.43,介于“1从来没有”和“2较少”之间,与平均数“3有时”的差异显著(t=-1.34p<0.001)。并且排斥维度得分最高,其次是学习或工作地点的歧视,得分最低的是威胁与骚扰。

在性别方面,男大学生的歧视知觉总分、污名、威胁与骚扰和学习或工作地点的歧视的得分均高于女大学生,但仅有歧视知觉总分、污名、威胁与骚扰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的得分。具体结果见表:

2 彝族大学的歧视知觉得分与男女差异比较

 

总分

污名

威胁与骚扰

学习或工作地点的歧视

排斥

n=638

1.65±0.43

1.57±0.51

1.35±0.51

1.78±0.56

1.95±0.61

(n=251)

1.74±0.47

1.68±0.55

1.51±0.57

1.82±0.57

1.99±0.60

(n=387)

1.60±0.40

1.49±0.47

1.26±0.43

1.74±0.54

1.92±0.61

t

4.03***

4.25***

5.73***

1.76

1.33

注:* p<0.05**p<0.01***p<0.001

在年级方面,仅发现大一学生在学习与工作地点的歧视得分显著低于预科学生的得分(1.73±0.56 vs. 1.85±0.57t=-0.12p<0.05),其余差异均不显著。

3各年级彝族大学生的歧视知觉得分

 

总分

污名

威胁与骚扰

学习或工作地点的歧视

排斥

预科(n=175)

1.69±0.41

1.56±0.53

1.41±0.50

1.85±0.57

1.98±0.59

大一(n=234)

1.64±0.45

1.58±0.51

1.32±0.49

1.73±0.56

1.93±0.64

大二(n=130)

1.65±0.46

1.54±0.50

1.35±0.52

1.77±0.61

1.95±0.67

大三(n=90)

1.65±0.37

1.59±0.52

1.36±0.52

1.75±0.42

1.93±0.48

在家庭居住地方面,由于来自城镇和县城的学生数量较少,因此将学生居住地分为农村和非农村进行差异比较。结果发现农村学生的歧视总分、威胁与骚扰、学习或工作地点的歧视、排斥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非农村学生的得分。

4 农村彝族大学生和非农村彝族大学生歧视知觉得分与差异比较

 

总分

污名

威胁与骚扰

学习或工作地点的歧视

排斥

农村(n=473)

1.69±0.43

1.58±0.52

1.38±0.49

1.81±0.56

2.00±0.60

非农村(n=165)

1.57±0.43

1.52±0.50

1.28±0.54

1.68±0.52

1.81±0.61

t

2.95**

1.29

2.17*

2.57*

3.42**

注:* p<0.05**p<0.01***p<0.001

二、原因分析

结合访谈结果与问卷得分发现虽然彝族大学生的歧视知觉水平较低,但歧视知觉仍然存在;并且歧视知觉内容频次最高的不信任,全都发生在学习或工作的地点,而问卷得分上学习或工作地点的歧视得分为第二高,二者的结果基本相符合。这可能是彝族大学生目前主要的任务是在学校里学习,并且多数彝族大学生出于经济原因或想锻炼自我而做兼职、打寒暑假工。因此歧视知觉内容也就常常与学习、工作有关。

男大学生的歧视知觉总分、污名、威胁与骚扰和学习或工作地点的歧视的得分均高于女大学生,但仅有歧视知觉总分、污名、威胁与骚扰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的得分。这有可能是因为彝族男大学生性格更为豪爽、耿直。在与非彝族男生交往时,往往没有顾忌非彝族男生的生活习惯,不在意细节。这导致非彝族人表现出不大友好的言语和行为,使得彝族男生的歧视知觉增加。另外,根据访谈发现,有可能彝族男大学生在打寒暑假工的频率高于彝族女大学生,这使得彝族男大学生与非彝族人接触的机会更多,也增加了歧视知觉发生的可能性。

在年级上,预科学生在“学习与工作地点的歧视”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学生的得分。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在该维度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这可能与预科教育学院的学生成分和班级构成有关。预科教育学院中彝族学生所占比例少于大一大二大三的彝族学生比例。预科学院的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非彝族同学,而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均在彝学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学习,平时接触的同学很大部分是彝族,很少接触汉族或其他民族学生。另外,预科学院的彝族教师数量也大大少于彝学学院和彝语言文化学院的彝族教师数量。因而预科学院学生可能在与非彝族学生、老师交往过程中歧视知觉更多,“学习与工作地点的歧视”的得分也就相对高一些。

农村学生的歧视总分、威胁与骚扰、学习或工作地点的歧视、排斥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非农村学生的得分。这可能是因为非农村学生在一般住在镇上或城里,与非彝族接触较多,更懂得如何与非彝族相处,生活习惯等受到汉族影响更大,普通话也更好。而农村学生相比非农村学生,与非彝族相处的经验更少,普通话也没那么好,因而在与非彝族相处过程中更为敏感,也更容易产生歧视知觉。

三、如何减少歧视知觉的消极影响

(一)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民族间互尊互重

歧视知觉虽然强调的是个体自身对歧视的感受。有时可能对方并无歧视意愿,但个体仍会产生歧视知觉。然而现实中歧视彝族的行为并非不存在,只是变得更为隐蔽。正是歧视行为变得隐蔽,歧视行为的界定也变得尤为困难。因此,要想减少歧视行为的发生,不是对歧视行为进行惩罚和禁止,而是从其对立面做起——加强社会各界的民族团结认识,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习俗。在社会上宣扬民族团结、各民族互尊互重、和谐相处的益处。同时在校园中,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增进各民族学生间的交流,让各民族相互了解,减少刻板印象的产生,使得各民族真正地相互尊重,从而达到从内心消除隔阂,根本上杜绝歧视行为,歧视知觉也才能真正消失。

(二)加强彝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

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fication Theory, SIT; Tajfel & Turner, 1986)认为当一个内群体被不合理地处在劣势地位时,这会促进个体加强与内群体及其成员的联系。BranscombeSchmittHarvey (1999)也发现歧视知觉会导致少数民族幸福感的降低,但同时会增加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因为民族认同满足了个体的接受需要和归属需要,帮助个体了解其社会地位,从而提升个体的幸福感。目前这一结果已在新西兰毛利人(Stronge et al., 2016)、拉丁裔(Cronin, Levin, Branscombe, van Laar, & Tropp, 2011; Spencer-Rodgers & Collins, 2006)这些少数民族群体中得到验证。

因此,民族认同对歧视知觉的消极影响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因而在学校教育中应进一步加强彝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教育,以提高彝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从而提高彝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或幸福感。但值得注意的是,民族认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的,动态的。Holmes(2009)提出了六种具体的民族认同状态(racial identity statues):接触(contact),是指没有种族意识,更对偏见和歧视没有概念;崩溃(disintegration),个体开始陷入两难境地,坚信自己是非种族主义者,却无法做到与少数民族联姻,内心充满矛盾与痛苦;重整(reintegration),个体为了缓解内心冲突带来的焦虑,接受了主流文化的观点——白人优越的信念,认为少数民族低人一等;假性独立(pseudo-independence),是第二阶段的开始,个体开始理解、接受少数民族,但仍存在种族主义;沉没-浮现(immersion-emersion),开始对种族主义有了新的理解,真诚面对自己的种族主义观点,并积极地加入反种族主义活动中去;最后一个阶段是自主(autonomy),个体不再对自身的种族主义有内疚,承认民族和文化差异,重视多元文化。

因此在进行民族认同教育时,应针对不同民族认同阶段的彝族大学生进行民族认同教育。尤其是在对彝族大学生个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健康咨询时,针对不要民族认同状态进行心理咨询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Arellano-Morales, L., Roesch, S. C., Gallo, L. C., Emory, K. T., Molina, K. M., Gonzalez, P., . . . Brondolo, E. (2015).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perceived ethnic discrimination in the hispanic community health study/study of latinos sociocultural ancillary study. Journal of Latina/o Psychology, 3(3), 160176.

Branscombe, N. R., Schmitt, M. T., & Harvey, R. D. (1999). Perceiving pervasive discrimination among african americans: Implications for group identification and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7(1), 135–149.

Brondolo, E., Kelly, K.P., Coakley, V., Gordon, T., Thompson, S., Levy, E., . . . Contrada, R.J. (2005). The perceived ethnic discrimination questionnaire: 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validation of a community version.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5(2), 335–365.

Chen, Y., Zhang, Q. L., & Shi, S. Y. (2007). Ethnic identity and problem behavior of minority adolescents.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11(52), 1064010643.

[陈谊, 张庆林, 史慧颖. (2007). 民族认同与少数民族青少年问题行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11(52), 1064010643.]

Correa-Velez, I., Gifford, S. M., & Barnett, A. G. (2010). Longing to belong: Social inclusion and wellbeing among youth with refugee backgrounds in the first three years in melbourne, australia.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71(8), 13991408.

Cronin, T. J., Levin, S., Branscombe, N. R., van Laar, C., & Tropp, L. R. (2012). Ethnic identification in response to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protects well-being and promotes activism: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latino college students. 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 15(3), 393407.

Fang, K., Friedlander, M., & Pieterse, A. L. (2016). Contributions of acculturation, enculturation, discrimination, and personality traits to social anxiety among chinese immigrants: A context-specific assessment. Cultural Diversity &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 22(1), 5868.

Gao, C. H., Dang, B. B., Wan, M. G. (2013).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tereotypes between Han and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50(4). 106110.

[高承海, 党宝宝, 万明钢. (2013). 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民族刻板印象之比较.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报), 50(4). 106110.]

Holmes, K. J., & Lochman, J. E. (2009). Ethnic identity in african american and european american preadolescents: relation to self-worth, social goals, and aggression.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29(4), 476-496.

Kwok, J., Atencio, J., Ullah, J., Crupi, R., Chen, D., Roth, A. R., . . . Brondolo, E. (2011). The perceived ethnic discrimination questionnaire--community version: Validation in a multiethnic asian sample. Cultural Diversity &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 17(3), 271282.

Li, Z. Y. (2015). Acting president Liu Ning of prefecture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report liangshan prefecture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work, Retrieved February 11, 2015, from http://liangshan.scol.com.cn/ldhd/content/2015-02/11/content_51690146.htm

[李正勇. (2015). 《州中级人民法院代理院长刘宁作凉山州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15-2-11 取自 http://liangshan.scol.com.cn/ldhd/content/2015-02/11/content_51690146.htm]

Liu, S. J. (2015). Passage to Manhood, Beijing, China: Central Compilation & Translation Press.

[刘绍军. (2015). 我的凉山兄弟:毒品、艾滋与流动青年,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Liu, X., Zhao, J. X., & Shen, J. L. (2013).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mong urban migrant children: the effect of mediator and moderator.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45(5), 568584.

[刘霞, 赵景欣, 申继亮. (2013). 歧视知觉对城市流动儿童幸福感的影响:中介机制及归属需要的调节作用. 心理学报, 45(5), 568584.]

Luo, L. P. (2010).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ollege students of Yi nationality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it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罗丽萍. (2010). 彝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西南大学, 重庆.]

Major, B., Quinton, W. J., & Mccoy, S. K. (2002).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attributions to discrimination: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dvances.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4(02), 251330.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2011). Communiqué of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major figures of the 2010 population census (No. 1).  Retrieved May 5, 2015, from 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qgrkpcgb/t20110428_402722232.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1).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 2015-05-05取自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qgrkpcgb/t20110428_402722232.html]

Pascoe, E. A., & Smart, R. L. (2009).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and health: A meta-analytic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5(4), 531554.

Schmitt, M. T., Branscombe, N. R., Postmes, T., & Garcia, A. (2014). The consequences of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for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 meta-analytic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40(4), 921948.

Seaton, E. K., Caldwell, C. H., Sellers, R. M., & Jackson, J. S. (2010). An intersectional approach for understanding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ong african american and caribbean black youth.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6(5), 13721379.

Shi, H. Y., Zhang, Q. L., Fang, F. H. (2007). A study on psychology of national identity of ethnic minority university students in southwest region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 for Ethnic Minorities, 18(2), 3236.

[史慧颖, 张庆林, 范丰慧, (2007).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研究. 民族教育研究, 18(2), 3236.]

Spencer-Rodgers, J., & Collins, N. L. (2006). Risk and resilience: Dual effects of perceptions of group disadvantage among latino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2(6), 729737. doi: 10.1016/j.jesp.2005.10.009

Stronge, S., Sengupta, N. K., Barlow, F. K., Osborne, D., Houkamau, C. A., & Sibley, C. G. (2016).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predicts increased support for political rights and life satisfaction mediated by ethnic identity: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Cultural Diversity &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 22(3), 359368.

 [孙豹. (2011). 强关系视角下的少数民族艾滋病防治研究以凉山彝族为例. 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 武汉.]

Tajfel, H., & Turner, J. C. (1986).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 In S. Worchel & L. W. Austin (Eds.),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pp.724). Chicago, IL: Nelson-Hall.

Tom, D. M. (2006). Effects of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rej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as two distinct pathways and their associated effect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Tuason, M. T. G., Ancheta, I. B., & Battie, C. A. (2014). What impacts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filipino american women? Asian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5(4), 307315.

Xing, S. F., Liu, X., Zhao, J. X., & Shi, B. G. (2011). The influence of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from school and society on migrant children’s collective esteem.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27, 654661.

[邢淑芬, 刘霞, 赵景欣, 师保国. (2011). 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群体幸福感的影响及内部机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7, 654661.]

Yoo, H. C., & Lee, R. M. (2008). Does ethnic identity buffer or exacerbate the effects of frequent racial discrimination on situational well-being of Asian American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5(1), 6374.

Zhou, T. M., & Gong, Q. Y. (2010).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adolescents from Han, Qiang and Yi nationalities. Journal of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 26(2), 4248.

[周天梅, 龚群英. (2010). 汉羌彝青少年主观幸福感比较研究.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6(2), 4248.]
 

 

 

 

 

 

 

 

 

 

附录一:考察计划

一、考察目的

通过对西南民族大学彝族学院、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和西昌学院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学院的彝族学生考察,以多个彝族大学生的访谈、观察纪录以及问卷调查为主要内容,结合已有文献资料,试图探清彝族大学生的歧视知觉内容及其水平,从而为后继研究奠定基础。

二、考察内容

彝族大学生的歧视知觉内容和水平

三、考察实施

1、考察人员:李书慧

2、考察时间:201636-2016314

3、考察地点:西南民族大学彝学院(位于四川成都)、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和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学院(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

4、考察路线:重庆北碚——四川成都——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重庆

5、考察所需设备:录音笔、笔记本、笔若干、访谈提纲、问卷、生活必备品等。

6、考察方法:本次考察运用结构式访谈与半结构式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问卷调查法。

7、成果形式:文字材料、音频资料、书面考察报告。

附录二:访谈提纲

(一)彝族大学生歧视知觉访谈提纲

学校: 性别: 民族: 年级: 担任职务:

1、 你平时在学校里接触的非彝族人多吗?你觉得跟他们相处得怎么样?

2、 与彝族同学相处的特点/感觉是什么,与非彝族同学相处的特点/感觉是什么?

3、 在平时学习生活中,有没有人对你起过外号?他们是什么民族的?是针对你哪些方面起的外号?你是怎么处理的?

4、 请你列举你在融入学院、班级和宿舍等集体中不开心的一件事情。(事情的起因、过程、结果,你的感受是什么?你为什么不开心?)

5、 汉族老师与你们相处的特点是什么?彝族老师与你们相处的特点又是什么?

(二)彝族大学生歧视知觉半开放式访谈

学校: 性别: 民族: 年级: 担任职务:

1、你在与非彝族交往过程中遇到哪些不开心的事情,你如何看待这些不开心事情的发生。

附录三:访谈记录表

访谈记录表

编号

 

时间

 

访谈者

 

地点

 

被访谈者资料

学校

 

性别

 

民族

 

年级

 

担任职务

 

访谈内容

 

 

 

 

 

 

 

 

 

 

 

 

 

 

 

 

 

 

 

 

 

 

 

 

 

 

 

 

 

 

附录四:访谈同意书

您好,我们来自西南大学的研究员。我们邀请您参加访谈,我们本次访谈是要为《彝族大学生歧视知觉现状研究》积累资料,随后的研究则是根据您和其他受访者提供的资料分析。

一、简要介绍

我们将对您进行1至2小时的访谈。以您介绍为主,访谈员负责把握方向。内容主要包括(1)您的获得经历的背景,(2)在您所依背景中重构亲历过程的细节,(3)反思此番经历对您的意义。

二、风险

1、您在受访过程中的言行将被详细记录,访谈员可能会在提问中涉及较为敏感问题,可能您在受访过程中会感到不适,过长的访谈可能会占据您的宝贵时间。

2、研究存在受访者的访谈记录暗示真实身份的可能。

三、权利

1、您可以完全自愿地选择是否参加本次访谈,您在访谈中随时可以中断参与,同时有权拒绝回答访谈员的问题。

2、成文报告将请您过目,您认为不合适的地方我们会无条件修改或删除。

3、您拥有绝对隐私权,包括要求身份保密而不被泄露的权利。我们会避免列示访谈地点或受访者名称。

四、记录的保密性

1、对于您的访谈记录除研究小组外,只有相关专家才能看到。

2、如果对您进行录音,那么转录工作完全由研究小组独立完成,转录文稿由研究小组直接拥有和保存。录音资料将只有研究小组和指导老师有权听取和使用,并在两年后销毁或根据您的要求归还于您。

3、研究信息不具有特权,因此服从于法院的传票传唤。

4、小组成员承诺不会因为了解研究信息而成为法定性报案人。

五、发布

研究报告将基本尊重受访者原话式的表述,研究结果将在学术交流中广泛交流,并在研究者日后的论文、著作中进行引用。

六、未成年人的特定约束条件

未成年人需在所有监护人的许可和部分监护人参与下方可参与访谈研究。

、联系信息

如果受访者仍有疑问,可向我们进行咨询:18996124475 495649510@qq.com

 

我已经理解该同意书内容,我同意我的访谈记录为此研究所用。

 

                             受访者签名:            日期:   

 

我亲自向参加者或参加者的合法授权的代表说明了这次研究,并回答了所有问题,我相信,他/她理解了在这份同意书的描述的信息,并自由地表示同意参加。

 

访谈者签名            日期

 

附录五:歧视知觉问卷

同学:

您好!我们是来自西南大学的研究员。我们的研究需要您的帮助,想向您了解一些信息。您的回答对我们很重要,希望您能认真填写。该问卷没有对错之分、好坏之分,选择您认为最适合的选项即可。并且该问卷仅用于学术研究,我们保证严格遵循保密原则。谢谢您的配合!

学校:       民族:   性别:  年级:  年龄:    

家庭所在地:(①农村②乡镇③县城④城市)

请在横线上写一个数字,表明以下情况发生的频率

 

从来没有

说不清楚

常常

1

2

3

4

5

 

由于你的民族或种族,下列情况发生的频率是:

____ 1. 受到学校老师、校长或其他员工的不公平对待。

____ 2. 他人认为你什么事都做不了或者不能做好一份工作。

____ 3. 他人威胁会伤害你(如:声称会打你)。

____ 4. 他人确实伤害过你或者试图伤害你(如:踢你或打你)。

____ 5. 受到警察或安保人员的不公平对待。

____ 6. 他人威胁会损害你的财产。

____ 7. 他人确实损害过你的财产。

____ 8. 因为与你的民族有关的着装、言语或其他特征,他人让你觉得自己是不能融入的局外人。

____ 9. 受到同事或同学的不公平对待。

____ 10. 他人暗示过你不诚实或者不可信。

____ 11. 他人当面对你很好,却在背后讲你的坏话。

____ 12. 其他讲不同语言的人让你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

____ 13. 他人会忽视你,或者不关注你。

____ 14. 受到老板或老师的不公平对待。

____ 15. 他人暗示过你很不干净。

____ 16. 人们不信任你。

____ 17. 你被暗指过很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