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简介
发布时间2015-01-07 13:56:04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次

彝族简介

 

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其分布形式是大分散,小聚居,主要聚居区有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贵州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地区。 云南的彝族约有47057万人,其中位于云南西部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和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云南境内彝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侗族人口数为8714393

 

历史概况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六七千年前,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到3000多年前,这支向西南游弋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为单位,在祖国的西南地区形成六夷七羌九氐,即史书中常出现的所谓越嵩夷青羌‘‘昆明劳浸靡莫等部族。当古羌人游弋到西南时,西南地区已有与其先后到达的两大古老族群——百濮族群了百越族群。古羌人到西南后,他们了百濮、百越长期相处、互相融合,并吸收和百濮、百越的南方文化。魏晋以后,昆明人与焚()的融合发展为对僚人的融合。汉至六朝,汉文史籍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称为叟人,有时则以叟、濮并列。 
    
彝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时期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会已出现游牧部落与定居农业部落的分化。东汉至魏晋时期,各彝族先民地区继续分化出一批叟帅、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础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占有制度的过渡。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骑兵自四川分三道进攻云南,经彝族地区,促使处于分裂状态的各彝族地区出现比较松散的反蒙古联合,开始统一于罗罗族称之下。自12631287年,相继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宁等地设立彝族土司。
 
    
明代276年间,地跨云、贵、川三省的水西(大方),乌撤(威宁)、乌蒙(昭通)、芒部(镇雄)、东川(会泽)、永宁(叙永)、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兹莫)连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着基本上相同的奴隶制度,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各彝族地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土司及黑骨、白骨与家奴3个等级。在上述等级关系的基础上,明代水西、建昌、乌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隶制的上层建筑。
 
    
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在彝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给土司、土目、奴隶主势力以沉重打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部分地区比较迅速地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文化艺术
     彝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用彝文记载的历史、文学、医学、历法等著作中,不乏价值极高的珍贵文献。《宇宙人文论》用问答形式论述自然观,是彝族哲学思想史上的重要论著;《西南夷志》对研究彝族历史、文化有重要价值;还有被译为多种文字并在国内外广为流传的《梅葛》、《查姆》、《阿鲁举热》等史诗。流行的民间集体舞是“跳乐”。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

   彝族民歌因地区的不同,其风格也有差异。凉山南部地区的民歌高吭激越,中西部地区的民歌轻柔优美,东部依诺地区的民歌敦厚朴实。民间器乐不是供作伴奏,而是独立发展,自成系统。引人注目的是它展示的历史时空跨度极大。常见的有口弦、月琴、马布、葫芦笙、胡琴、彝箫、坚笛、唢呐等。此外,吹木叶也是彝族人民喜爱的民间音乐。口弦和月琴十分普遍,几乎所有的妇女,无论老幼,襟前都挂着一付口弦,随时可以演奏。

   凉山彝族的民间舞蹈往往和歌唱、器乐的演奏分不开。民间舞一类是产生于生产劳动中的舞蹈如荞子舞、包谷舞、织毡舞等,大多是模拟劳动动作和表现生产过程。另一类是在节日或在婚嫁欢乐场面中常见的舞蹈如跳锅庄、跳都火、对脚舞、被毡舞、芦至舞。有的表现耕牧的勤劳。丰收的欢乐,有的表现征战的勇敢、爱情的追求。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本主密枝节跳歌节等。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风俗习惯
     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凉山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玉石做成。

彝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大部分地区是玉米,肉食主要有牛肉、猪肉、羊肉、鸡肉等,喜欢切成大块大块(拳头大小)煮食,汉族称之为砣砣肉。大、小凉山及大部分彝族禁食狗肉,不食马肉及蛙蛇之类的肉。彝族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礼节。酒为解决各类纠纷,结交朋友、婚丧嫁娶等各种场合中必不可少之物。住房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凉山地区多为土木结构,俗称“瓦板屋”。云南则平顶土房较多,俗称“土掌房”。广西是形似“干栏”式的住宅。

彝族盛行父系小家庭制,幼子往往和父母住在一起。妇女地位较低。遗产由诸子平分,绝业一般归近亲所有。彝族历史上盛行父子连名,此俗在凉山彝族居民中一直继续到建国前。一夫一妻是彝族婚姻的基本制度,娶媳需付较高的聘金,交错从表婚比较流行,夫死实行转房。建国前云南部分彝族地区还保持着公房制度,凉山彝族保持着严格的等级内婚。历史上彝族多实行火葬,建国前,凉山及云南沿金沙江一带居民仍行此葬俗。其他地区自明、清以来逐渐改为上葬。

 ◆宗教信仰
     彝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普遍为自然崇拜、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对精灵和鬼魂的信仰。认为天、地、日、月、星、山、水、火是神的化身,每年分别定日祭祀。认为“母咪”(天神)是造天、造地、造人类和万物的神,掌管着人类和万物的生死等等,天是属鼠日生,地是属牛日生,人是属虎日生,故每年春节后的鼠日祭天,牛日祭地,虎日叫魂。农历正月第一个属牛日祭寨神,称“咪嘎毫”。 宗教的主持者有苏里和毕摩两种,苏里和毕摩都是巫师,是各类宗教活动的主持者,是人与神鬼之间的沟通者。彝族人把毕摩尊崇为即掌握神权、又把握文化,又指导人事的角色。宗教活动包括:占卜、祭祀和巫术等方面。苏里的法术主要是驱鬼治病,他的法器是一个叫做格则的羊皮鼓。毕摩的法器有:法帽、法衣、签筒、鹰爪、经袋、神扇,托器等,这些法器在各种仪式中有着特殊的功能和作用。在祭祀活动中,以祭龙规模最大。祭龙选在二、三、四月中的一个龙日,以村寨为单位每人自带一碗米、一小块盐,由老人备香火,在龙树下集体祭祀;云南彝族则选择正月的第一个龙日进行祭龙,祭祀后大家席地而坐,不分长幼,饭自带,肉共食,是一种大规模的集会。

 

◆语言文字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6种方言,有名词、动词等六类实词和五类虚词,词汇丰富,语法自成体系。彝文是长方形为主体的音节文字,经历了从刻画符号、表意文字到表音的发展过程。彝文最基本的笔画仅两种,即直线和弧圆,彝文的造字法可大致分为四种:象形、指事、会意和通假,以通假为最多。彝文具有对称美的特点,书写时从右至左。虽然彝文的起源和创始年代目前尚无统一的说法,但彝文是自成体系的东方文字的事实无可辩驳,在夏代曾经成为官方语言。彝族先民用彝文写下了大量的文献经典,如《祭经》、《药经》、《年算经》、《送魂经》等五万多册收藏品,还有大量流散于民间。 
   
当前正推行着两种不同的彝族文字,一种是传统彝文,一种是规范彝文。规范彝文又分为两类:一类是表音的音节文字,以凉山规范彝文为主,一类是表意的音节文字,主要在云南地区试行。
 
 

◆彝族的教育

彝族近代书面文学以鲁大宗(1846—1922年)之《听涛轩诗钞》(汉字写就)为著名。现代当代诗歌散文以杨森、李成生、李阳喜、李友华、毕继爱、尹辅军、龙英琦所创作作品具浓郁民族特色。小说创作以基默热阔为代表,所著《惹比龙诺的亲事》获州文联1984年举办的马樱花文学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彝剧、苗剧发展成为独立剧种。傩戏以双柏县法月表乡一带的彝族跳大锣笙、跳豹子闻名海内外。

据史载,明洪武二十三年乌撒土知府阿能乌蒙茫部土官各遣其子弟入监读书,(《大定府志》卷五十第十一-十二页)。廿三年五月已酉香遣其子朝京师,因请入太学,上谕国子监官,善为训教,俾有成就,庶不负远人慕学之心,(《大定府志》卷四十七第十五页),说明威宁彝族于明朝时期已有子弟进京求学,且有所成就。在清朝时期,威宁彝族学子中已有秀才和举人。《威宁县志》亦有彝族读书识字者多的记载,可见威宁彝族接受汉文文化教育已有较长的历史。

 

云贵彝族地区的汉文学校教育始于明、清时期。《明太祖洪武实录》记载: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云南乌撒土官知府阿能,乌蒙、芒部土官,各遣其子入国子监读书。到京城入国学,以培养彝族上层统治者。另外,在彝族地区明、清两代都兴建各级儒学、书院、义学和社学,以传播汉族封建文化。清末兴起新学废科举,将原来的教育设施均改为学堂。民国初期又推行新学制,将学堂改为学校。此后民国政府实行国民义务教育和边胞教育政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彝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发展。但到1949年以前进入学校的仅是彝族的少数统治者及富家子弟,广大彝族人民仍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彝族地区教育事业有了巨大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已做到乡乡有小学,每县有中学,还设立职业中学和专科学校等。彝族教师队伍正在成长壮大。云、贵、川省的彝族每年有众多的人进入大学学习,彝族已有了本民族的研究生、留学生教授。毕业于各类学科的彝族大学生正为祖国和彝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