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简介
发布时间2015-01-07 13:30:36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次

                          阿昌族简介

    阿昌族居住于滇西高山峡谷一带,其间气势磅礴的高黎贡山支脉自腾冲逶迤纵贯向南,形成绵延起伏的丘陵山地,地势北高南低。主要河流有大盈江、龙川江,两江支流和无数溪涧遍布,整个地带水系呈叶脉状分布。按行政区划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等县,此外,也有少数分布在盈江、潞西、瑞丽及保山地区的龙陵和腾冲两县。根据2010年第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阿昌族人口数为39555

    历史概况

据清王凤文《云龙记往》载,云龙“俄昌”人,自其首领早慨始传至元末,已有35代。早慨制定“铁印券”,规定酋长以长子继承,开始了世袭制。早慨以后十余世,“俄昌”人日益强盛,与金齿、僰国皆通商。约10世纪,受大理王段氏封诰。当时外来商人教会阿昌人民种田,农业逐步发展。元、明设云龙州,大量白族、汉族人民相继迁入,这里的“俄昌”人,部分西迁至腾冲一带,部分融合于白族、汉族中。

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腾冲一带,元以前即有“莪昌”人居住(《元史地理志·金齿宣抚司》),明正德《云南志》认为即唐代的“寻传”人。那时“寻传”人属南诏的镇西节度管辖,还过着“俗无丝纩”、“散漫山中无君长”的原始生活。“寻传”人在发展过程中至元明时期已逐渐分化为阿昌族和景颇族中的一部分。

明洪武十六年(1383)左纳率部归顺明朝。洪武年间,明太祖敕赐汉人段保为云龙州掌印土知州,阿昌族降为被统治民族,并向西南迁至德宏境内,渐失本土。

阿昌族聚居的户腊撒,明初属麓川宣慰使司。15世纪中叶,明将王骥三征麓川后,属陇川宣抚司。王骥分封其属官赖罗义和况本为把总,分别掌管户撒、腊撤,成为世袭领主。阿昌族人民从驻守边疆的汉族屯兵那里学会了耕种水田、打制铁器的技术,促进了阿昌族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商品经济有了初步发展。

清初承袭了明代的土司制度。吴三桂把户腊撤地区改为“勋庄”。康熙三十一年(一六九二年),废“勋庄”,仍归原先赖、况两家承袭。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年),户腊撒地区归腾越州管辖。乾隆年间,南甸土司辖区的阿昌族,除了向傣族封建领主交纳贡税外,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沦为附近汉、傣地主的佃户。同时受封建领主、地主的双重剥削。民国时期,云南军阀在陇川、梁河等地建设治局,推行保甲制,但封建土司制度延至建国前夕,统治阿昌族达500余年之久。阿昌族每年除固定向土司交纳“三大款”(官租、大烟款、地基银子)外,各寨还负担专门的劳役。

    文化艺术

阿昌族的歌摇、故事、传说等口头文学十分丰富。民间流传着不少优美的传说,如长篇叙事史诗《遮帕麻和遮咪麻》;长篇叙事诗《曹扎》、《铁匠战龙王》;风俗故事《谷稷》、《亲堂姊妹》、《胯骨》;动物故事《麂子和豹子换工》、《老熊撕脸皮》等。这些诗歌、传说都十分朴实,生动感人。“对歌”是青年男女在业余时间十分喜爱的活动,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叫“相勒吉”,是男女青年在野外对唱的山歌,一般是融景生情,即兴作词,山、水、云、树等都可入歌;一种叫“相作”,是在夜深人静时,男女青年在林间幽会时,低声对唱的情歌,感情真切,常常一唱就是一个通宵;还有一种“相勒摩”,也是一种对唱的情歌,曲调幽雅亲切,歌词含义深刻,比喻生动。乐器有竹琴、洞箫、葫芦笙、三弦、象脚鼓、铜罗等。舞蹈以象脚鼓舞和猴舞最流行。民间体育也丰富多彩,如荡秋千、赛马、射击、舞阿昌刀和武术等。工艺美术有刺绣、髹漆、染织、雕刻、银器制作等,制作精细。尤其是雕刻具有较高的水平,在家具、建筑物、佛龛等上面,都可看见雕刻着的各种动、植物。此外,建筑、绘画等也都有一定的民族特色。

    风俗习惯

阿昌族份苏阿昌族男子穿蓝、白色或黑色对襟上衣,下穿黑色裤子,也有穿左大襟上衣的。妇女服饰因地而稍有不同,每逢节日盛会都喜欢佩戴各种银饰。已婚妇女一般穿裙子,上穿窄长袖对襟衣,用青布包头;未婚妇女穿长裤,上身为浅色对襟衣、盘辫。食物以大米为主,还有薯类、蔬菜、肉类等,嗜酸性食品。过去青年男女有嚼槟榔的习惯,牙齿往往被染成黑色。住房多为砖瓦、木石结构的四合院建筑,正屋住人,两边厢房楼上堆粮食等生活资料,楼下是猪圈、牛栏。村寨内房屋较整齐。寨间交通要道一般都是石板或碎石路,往来方便。男子出门随身携带褙袋和长刀。男女都习惯肩挑货物,长途运输多用骡马。阿昌族一般是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婚前恋爱自由,盛行“串姑娘”,但婚姻缔结由父母包办。过去一般是同姓不婚,但长期以来与汉、傣等族通婚的却较普遍。盛行夫兄弟婚的转房制度。寡妇可以改嫁,但不能带走夫家财产,其子女亦归夫家扶养。人死后一般行土葬,非正常死亡的必须火葬。

阿昌族人民性格开朗,又十分讲礼好客。他们待客礼仪中盛行使用茶坛,这是一种煮茶的土陶用具。到阿昌族家中去做客,主人会先拿出酒壶倒上一小盅酒为来客洗尘,随后又拿出茶坛,放上茶叶,倒上开水,放到炭火上煮一会,煮好之后倒进茶杯里,主客一道喝茶交谈。

      宗教信仰

户腊撒地区的阿昌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每年有定期的“进洼”、“出洼”;“烧白柴”等宗教节日和活动。梁河地区的阿昌族过去多信鬼神,每年春耕和秋收前要祭三次“土主”(地鬼),全寨人都要去田间洒鸡血、插鸡毛,以祈求鬼灵保护庄稼。此外,因受汉族影响,也崇拜祖先。户腊撒的阿昌族,一年较大的几个节日,如赶摆、蹬窝罗,会街节、尝新节、泼水节、进洼、出洼等,都与邻近的傣族相同。此外还有火把节、换黄单、烧白柴、浇花水等节日活动。

      语言文字

由于历史原因,阿昌族先民曾在云南西部自东北逐渐向西南地带频繁迁徙,在较大的区域范围内长期同其他民族交错杂居,互相依存,因而在语言上也借用共同的外来语,吸收了对方的语词,从而形成了今天本民族语言的复杂性。至今在阿昌族的语言中,还保留着一些傣语、彝语、景颇(载瓦支)语、傈僳语的成分。因此,不少人能通多种其他民族的语言或方言。
  阿昌族的语言较为复杂,从系属关系来说,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关于语支所属问题,国内语言学者提出了三种不同见解:第一种认为阿昌语属于缅语支;第二种观点认为阿昌语属于彝

语支;第三种观点则认为阿昌语应属于独立的语支,即阿昌语支。
  从方言来看,阿昌语分陇川、潞西、梁河三种方言。陇川方言主要通行于陇川县的户撒,梁河方言主要通行于梁河县的遮岛、九何和大厂一带,潞西方言主要通行干潞西县的江东一带。方言之间通话有困难,差异主要在语音和词汇上,语法差异较小。
  语音方面,陇川方言有卷舌化声母,梁河、潞西方言则没有;陇川、梁河方言有清化的鼻音、边音,潞西方言没有。梁河方言有鼻音元音,陇川、潞西方言没有。
  词汇方面,方言之间的非同源词在30—50%之间,陇川方言借傣语词较多,梁河、潞西方言借汉语词较多。语法方面,陇川方言使动范畴形态变化较丰富,而梁河、潞西方言较少。

民间文学

中国阿昌族历史上的文学,主要是民间口头文学,其中有神话、传说、故事和民歌等。创世古歌《遮帕麻和遮米麻》,是阿昌族民间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品,表达了阿昌族先民对世界诞生、人类起源的原始认识。而《户撒定居》、《选头人》等故事,反映了该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对于了解阿昌族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形态,有着科学的价值。爱情题材的民间故事,如《眉间长旋的姑娘》等,体现了人类忠于自己美好感情的优秀品质。阿昌族的民歌十分丰富,有情歌、习俗歌、劳动歌等种类,其中又以情歌最为突出。用阿昌族语言演唱的古老的情歌,可分为则勒扎、相作、相勒摩、相勒吉等调式,这些极富生活情趣的民歌,往往采取对答的形式演唱,有时甚至可以连续唱上几个昼夜。近年来,阿昌族的作家文学已经产生,孙宇飞等一批年轻的诗人用汉语文创作的作品,受到了世间的重视。

富有民族特色的教育

阿昌族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育形式表现在对民间文学艺术的继承上。阿昌族没有文字,长期以来,就靠世世代代的口耳相传,保留下了大量史诗、故事、歌谣等民间口头文学。如产生于阿昌族童年时代,有2000多行句子的创世史诗《遮帕麻和遮咪麻》,就是靠一代代“活袍”(经师)口耳相传,保留到今天,成了研究阿昌族古代文学、哲学、社会思想的重要资料。 近代以后,阿昌族居住的地区有了私塾,极少数阿昌族儿童得到了受汉族文化教育的机会,但读书人很少。据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统计,阿昌族的青壮年90%以上是文盲。阿昌族的学校教育几乎为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在阿昌族地区逐渐开办了学校,使阿昌族的适龄儿童接受了正规的现代学校教育。

目前,阿昌族的教育已初具规模,梁河县47个阿昌族村寨已有小学31所,其中完全小学7所,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达99.3%,巩固率85%,合格率为80%。每万人中,有中学的毕业生120人和中专毕业生150人以及大学毕业生29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到1988年,少数民族最高学府毕业的大学生就有9人。有的一家就有2人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学。各项比例都居当地其他少数民族之首,是当地文化教育发展比较快的民族之一。 为了使阿昌族的教育迈上新台阶,当地教育部门已在积极筹建阿昌族全寄宿制小学,同时,抽调一大批教学质量高的汉族教师到阿昌族地区任教,以加强其师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