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简介
发布时间2015-01-07 13:42:47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次

白族简介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和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县等地亦有分布。根据2010年第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白族人口数为1933510

 

    ◆历史概况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少数民族,与古代的羌人有渊源关系。白族的先民,史称“滇焚”、“叟”、“爨氐”、“白蛮”、“白人”、“民家”等。纳西族称之为“那马”,傈僳族称之为“勒墨”。本族自称“焚子”、“焚儿子”、“白尼”、“白伙”,意为焚人或白人。解放后,根据民族意愿,统称白族。

 

早在新石器时代,洱海地区已有居民生息繁衍,过着半穴居生活。秦汉时期,洱海地区同内地关系日益密切,公元前109年,西汉王朝向这里大批移入汉民,将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这里。东汉时改属永昌郡管辖。唐朝在此设立姚州都督府。后建立了以彝、白族先民为主体的南诏奴隶制政权。又于907年,建立了以白族段氏为主体“大理国”,并与宋朝以臣属关系相处。1253年,元朝在云南建立行省,在大理地区设置大理路和鹤庆路。明朝改为大理府、鹤庆府,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清代继续延袭明代这一政策,但在边远山区委任了一批土官和土司。

 

◆文化艺术

 

白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其中,有本民族的建筑、医学、史学、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绘画、雕刻等。有屹立千年的大理崇圣寺、剑川石宝山石窟、鸡足山建筑群、南诏时期传入中原的有名的“狮子舞”以及石、木工艺和门楼的建造。有著名的爱情故事《望夫云》、民间故事《美人石》、<<蛇骨塔>>等。

早在3500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开创了“洱海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璀灿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洱海文化”有两个显著的特征: 一是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和一脉相承的历史传统。民间口头文学有广泛而丰富的题材,神话传说洁如烟海,仅《龙神话传说》一书所辑的龙神话就有50个;古人留下的诗文,都有民族风格,如汉字白读的诗,七、七、七、五(前三句每句七字,后一句五字)的诗文排列格调;音乐,舞蹈,曲 艺,绘画,雕刻,石窟石刻,建筑物彩画,民居建筑,民族服饰,信仰,节日等等都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并相传至今。

    二是在中原和印度文化影响下形成了新的民族文化。在南诏(唐)、大理宋时期,佛教的传入和兴盛是印度和中原文化传入的重要桥梁之一,进入大理的师僧、释儒和到中原求学、出使的地方名流,都对印度和中原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时期,除文化教育的兴起之外,史学也开始发展起来。元征服了大理,即开始建孔庙,兴儒学,开科取土,教育得到发展。明、清之际,普遍推行科举制,大兴书院,大理成为文人集荟之地,滇西文化中心。晚清一大批有志之士留学国外,追求新学,回国后倡导新学,使大理成为培养人材之地。大理又是云南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汇集点,历史上就是东南亚各国文化的交织区,从各国的优秀文化中也吸收了不少的精华。

 

◆风俗习惯

 

白族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儿子成婚后即行分居,父母一般从幼子居住。在地主阶级中,有少数是“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同宗同姓不通婚,但例行姑舅表婚。婚姻一般由父母包办,要门当户对。有女无儿的可以招赘,无儿无女的也可以抱养同族弟兄的子女(过继)或养子。赘婿和养子要改名换姓,才能取得财产继承权。

白族在元代以前盛行火葬。元代以后,因受汉族的影响而改为土葬。丧葬仪式一般比较隆重。

平坝地区白族人民主食稻米、小麦,山区的则以玉米、养子为主。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善于腌制火腿、弓鱼、油鸡棕、猪肝酢等菜肴,又喜吃一种别具风味的“生肉”或“生皮”,即将猪肉烤成半生半熟,切成肉丝,佐以姜、蒜、醋等拌而食之。白族人民还喜喝烤茶。

白族服饰,各地略有不同。大理等中心地区男子头缠白色或蓝色的包头,身着白色对襟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绣着美丽图案的挂包。大理一带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着蓝色宽裤,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足穿绣花的“百节鞋”,臂环扭丝银镯,指带珐琅银戒指,耳坠银饰上衣右衽佩着银质的“三须”、“五须”;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盘辫于头,都缠以绣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头。

白族住屋形式,坝区多为“长三间”,衬以厨房、畜厩和有场院的茅草房,或“一正两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厨房、畜厩俱各分开。山区多为上楼下厩的草房、“闪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觉的地方常连在一起。

 

◆宗教信仰

 

白族崇拜相当于村社神的本主,信仰佛教。白族还信巫鬼、佛教。19世纪70年代也曾传入天主教和基督教,但信者不多。

本主一般不是一个人,而是本主夫妇及子孙,少的20多个,多的达80多个。本主各个村子都不一样,有的是自然神,有的是历史人物,民族英雄等。佛教约于唐代晚期盛行于洱海地区,最初传来的是“婆罗门”和瑜珈密宗,密宗僧人称“阿闺黎”,所以又??名“阿阉黎(阿叱力)”教。元明以后,内地禅宗传到大理,佛教寺院遍布各地,使洱海地区很早就有“古妙香国”的称号。

◆语言文字

   白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白语支。使用人口约100万。分南部、中部、北部3个方言。南部方言通行在洱海周围的下关、大理、洱源、宾川等县、市;中部方言通行在剑川、鹤庆、兰坪、云龙等县;北部方言通往在碧江、维西和兰坪县内的澜沧江西岸。说南部方言的人口比较多,说中部方言的稍次,说北部方言的不到10万人。语音一般有P、ph、m、f、v、t、th、n、l、tstsh、s、tε、tεh、ε、j、k、kh、η、X、y、h等22个声母,以单元音韵母为主,松紧对立,一般有4个声调;语法上以虚词和词序为主要语法手段。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词汇方面大多数词是单音节词或由单音节词合成的复合词,有大量汉语借词,新词术语都直接借汉语。 

  古白文为白族参照汉字创造的一种记录白语的文字。始于唐代,流传于民间,多为知识界使用。白文的字体结构分两类:一是借用汉字;二是自造新字。共有4种方法即音读汉字(借汉字的音,表示白语的意思)、训读汉字(按汉字的意思,读白语的音)、直接使用汉语借词(字形、字音、字义都依照汉语)和自造新字(参考汉字的结构体系自造新字)。历史上,白族用白文记述历史,创作文学,留下了一定数量的白文古籍,大致有如下几类:白文经卷、白文残瓦、白文史书、白文碑刻、白文祭文、白文唱本和白文对联等。 

  现今收藏在各地百姓手中的记述死者生前事迹的无法统计的“白文祭文”皆是极为生动的民间文学作品之一。

 

◆白族的教育

 

白族的学校教育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也相当发达。据文献记载,远在汉朝,大理地区已建有学校,并且白族先民当时已以接受汉文经学教育为荣。白族的汉文学校教育在南诏、大理国时期有相当的发展。而明、清时期则是白族古代学校教育的一个高峰。明代白族地区除各州县遍设官学外,还建有书院23所。清代白族地区私学遍布,各州县还创办属启蒙教育性质的义学10—20余所不等。官学、书院比明代又有发展,学校教育已十分普及。科学考试录取者也较多。中进士者数以百计,举人则数以千计。清末民初白族各地相继废除旧学制,推行新学制。这时期,白族有一批人留学日本、美国等国,造就了一些具有现代化知识的白族知识分子。

民国时期,大理白族地区的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由小学堂改称小学校,实习义务教育,勒令改良私塾,白族学龄儿童入学率明显提高。大理白族地区中学自清宣统二年(1910年)后由中学堂改称中学校,增办师范学校。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大理、鹤庆、凤仪、云龙、洱源等县相继创办县立中学,在大理首次成立女子师范学校。至1949年12月,在白族聚居县境内有省完全中学4所(公立、私立各2所)、私立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20所,共计25所。

民国期间白族地区先后开办过职业技术学校。大理、剑川先后办过蚕桑传习所,云南省立牛井棉作职业学校,喜州、大理护士学校,云龙农业职业学校。

1938年,张君劢在大理才村创办了高等学校“民族文化书院”,一年后停办。1939年私立武昌华中大学迁至大理喜州镇,大学下设文学院、理学院、教育学院,学制四年,招生考试地点分别设在喜州、昆明、贵阳、源陵、重庆、香港等地,1946年抗战结束后迁回湖北武昌。在大理地区办学8年,对白族高教事业的启动和发展,对白族文化素质的提高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近半个世纪的努力,白族地区各类教育、各级教育得到全面发展。

1949年前,仅在大理城镇有个别的蒙养院、幼稚园。大多数城乡皆是一片空白。20世纪50年代随着经济建设的开展,以机关干部的托幼工作为始兴,各县逐步建立起幼儿园,幼儿教育才正式提到教育轨道上来。但“三年困难时期”全州农村托幼组织全都下马。十年“文革”幼儿园出现大幅度下降的状况。1979年后,中共大理州委专门成立托幼工作领导小组,才使幼儿教育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至1992年,全州已有幼儿园67所,571个班,入幼生达30117人。

小学教育向着普及义务教育方向发展。大理白族地区20世纪50年代末,儿童入学率从建国初的10%左右跃升到94%。但随后受“大跃进”与“文革”的影响,出现大起大落。20世纪70年代末得到恢复。20世纪80年代,省政府拨出专门经费开办全寄宿民族小学28所,半山区寄宿制民族小学267个点,免收学费。全州1990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7.63%。至1992年,全州小学有2144所,在校生达352438人。1986年9月,在剑川县奠南乡办起了白族历史上第一所白、汉双语文实验学校,使白语文进入了学校教育。

白族地区中学教育,至1958年,曾发展到28所。之后,80年代初经过整顿,至1992年底,全州共有普通中学208所,在校学生11万多人,已稳步发展。大理州于1984年9月创办了全寄缩制的“大理州民族中学”,山区白族学生占一半以上。每年升入高校的比例常60—70%以上。为培养中级师资队伍,大理州加强了大理师范学校的管理工作。该校获得了“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1985—1989加强小学师资培训项目”的学校的殊荣。1985年又成立了“大理民族师范”学校,专门培养白族等少数民族的合格的小学教师人才。又先后建立了大理农业学校、大理林业学校、滇西农业机构学校、大理卫生学校、大理农业机械化学校、大理州财贸学校、云南省大理城市建设学校、云南省大理煤炭学校及农业中学等一批中等技术、职业学校,为全州各级各类中专技术人才的培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白族地区两所高等院校设立在大理市下关界地。1958年,省政府在下关创办了“滇西大学”,后合并于昆明各高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全日制的大理师范专科学校。学制3年。已开设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美术、生物、音乐等10来个专业。承担着对大理、迪庆、怒江、德宏等地州各民族的中学师资的培养重任。1978年12月省属“大理医学院”由国院批准成立。学制5年,设临床医学专业。专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本、专科医生。以大理州人民医院为其教学实习医院。据1992年统计,两所高校共有本、专科在校生1833人,其中白族等少数民族有56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