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简介
发布时间2015-01-07 14:00:43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次

土家族简介

 

    土家族(土家语为“毕兹卡”) 主要分布在分布于湘鄂川黔毗连的武陵山地区,即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等县;湖北省西部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利川、恩施、巴东、建始、五峰、长阳等市县;重庆市的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等县,以及贵州省的印江、沿河等县。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家族人口数为8353912,共有2个土家族自治州,24个土家族自治县,1957年1月被正式确定为单一的少数民族。

 

历史由来

土家族的先民与古代巴人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但其来源,目前说法不一,一说为古代从贵州迁入湘西的鸟蛮的一部;另说是唐末至五代初年(910年前后)从江西迁居湘西的百艺工匠的后裔。史籍中将湘鄂西一带土家族称为土人土民等,清末地方志中开始用土家名称。

历史上封建领主经济从五代(907979年)起就有一定发展,直至清朝雍正(17231735)年间改土归流时,逐渐过渡到地主经济。新中国成立前社会经济处于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社会改革,与苗族联合建立了2个自治州。
   2 0 0 0 多年前,他们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称为武陵蛮五溪蛮。宋代以后,土家族单独被称为土丁土民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土家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土家族。

◆文化艺术

土家族能歌善舞。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 “摆手舞是流行的古老的集体舞,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方面的70多个动作。是与祭祀祖先、乞求丰收相联系的。不论什么盛大的聚会,都要跳的。摆手选阴历单日开始,持续的天数也是单数。一般三天、五天、七天。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九或三月初三,参加的人数有上万人。节奏鲜明、动作优美、朴素、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史诗、山歌最为著名。

手工业方面,刺绣、编织比较有名,土花铺盖尤为著名。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受汉族影响较多,但也保留有自己的特点。湘西的金色桐油,鄂西的坝漆,都是饮誉中外的名产。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民族工艺中的一朵奇葩。又称打花铺盖,它是一种土家锦。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妙的构图被列为中国五大织锦之列。

土家族文学以叙事诗、山歌及跳摆手舞时所唱之摆手歌等最为著名。摆手歌有大摆手歌和小摆手歌之分,大摆手歌具有史诗性质;小摆手歌多为苦歌、恋歌,系抒情性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山乡风味。长篇叙事诗《锦鸡》是四句头民歌的组合体,用男女对唱方式表现,它以爱情故事为主线,反映出广阔的社会生活面。

 

◆风俗习惯

土家族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袄开襟,滚镶23层花边,镶边筒裤;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女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土家族爱群居,房屋一般靠山或近水,成老虎坐山形状。多数人住的是干栏屋;有的是半边厢房的立柱悬成吊脚楼,上面住人,下面是关猪牛的畜栏;也有在正屋的的一侧或两侧相连处另修一个或两个吊脚楼,上面妇女织麻纺线,下面豢养牲畜,储藏柴草。

土家族平时每日三餐,闲时一般吃两餐;春夏农忙、劳动强度较大时吃四餐。日常主食以米饭为主,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在节日或待客时,酒必不可少。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粱酿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数不高,味道纯正。 

土家族为一夫一妻制,婚姻不论是旧婚还是新婚都要经过求婚、认亲、拜年、送日子、娶亲五个阶段 。男女多由对歌相爱结婚。有哭嫁习惯习惯。女子在出嫁前7-20天开始哭,哭嫁歌有女哭娘姐哭妹骂媒人等。他们把是否善于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德的标准。土家族实行火葬。土司制度前,葬礼由土老司主持操办;改土归流至民国时期,葬礼由道士主持。死者亲属披麻戴孝,跟随道士行丧礼。新中国成立后,土老司、道士停止活动,以开追悼会唱丧歌代替道场。

 

◆宗教信仰

土家族信奉多种神,没有固定的宗教信仰,主要迷信鬼神,崇拜祖先。道教 、佛教传入甚早,18世纪下半叶,又有天主教  新教的传播,但本民族固有的宗教信仰仍存。土家族崇拜的有八部大神(祖先神)、白虎崇拜、自然崇拜、梯玛与巫术以及土王崇拜。

土家族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猪头、团馓、粑粑、鸡鸭和五谷种等。有的在每餐饭前,先用筷子夹少量的菜插在饭上敬默一会儿,表示请已故先人先吃,然后自己才开始食用,农历六月六日为祭土王,每个村寨都要设摆手堂,将猪头、果品等祭品放摆手堂前。十月朔日祭冬,宰鸡鸭设筵宴客。此外,土家族还敬灶神、土地神、五谷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时祭鲁班,祭品除酒肉外,还要一只大公鸡。 

◆语言、文字

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的一种独立语言,语支尚未确定。土家族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土家语分为北部和南部方言,其基本特点是有声调,无复辅音,复合元音较多,辅音韵尾较少;词汇以复音词为多。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谓语、主语-宾语-谓语等等。除分布在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秀山、来凤一带偏僻山区的土家族村寨中的土家人仍使用土家语外,在沿水河岸的土家族村寒中,汉语已成为社会交往和生活中表达情意的工具。他们接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较早、较深、所用的汉语,多为西南官活。现在,绝大多数土家族人都通用汉语,习用汉文。在土家族聚居地内,有的土家语正在消失,还有的渗入了当地使用的汉语。  

◆土家族的教育

土家人的学校教育,是汉文化逐渐被土家人所接受的过程。在土家地区传播汉文化的学校历史悠久。西汉武帝曾诏令全国设立官学。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25—57),宋均在五溪蛮居住地立学校,以期改变他们少学者而信巫鬼的传统。东汉和帝永兴年间(89—105),武陵郡太守应奉兴学校、举侧陋,但此前的学校多是招收汉族官员子弟。

隋唐时期,中央王朝在土家地区立学校。唐初,巴酋长子弟,量才授仁(《资治通鉴》卷一八八,《唐纪》四),田世康为唐代的第一位住黔州刺史;开元、天宝年间(713—755),牂牁酋长后裔赵国珍官至工部尚书(《旧唐书》卷一五),田英曾为溪州刺史,进上柱国(光绪《彭水县志》四)。这些获得高官厚禄的土家人,都是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有较高的汉文化造诣。

宋元时期,封建王朝在土家地区设学校,并招收土童入学。宋时曾在沿河司修建銮塘书院。这一时期,土家族中出现了进士、状元等:宋元祐三年(1088),出身于施州都亭里的詹邈考中进七第一,为博学宏词科状元;元的年间(1086—1093),施州地区的向九锡也考中进士;仅施州一地,宋代便有9人考中进士。元代,在建始、施州设立学校。

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1395),朱元璋下令:诸土司皆立县学;三十二年(1399),巴东、长阳等县设立县学。永乐五年(1047),宣抚使冉兴邦遣人入朝谢立儒学恩;永乐六年(1408),立酉阳宣慰司学,弘治十四年(1501),明孝宗下令:凡承袭土司职位者,悉令入学,渐染风化、以格顽冥,如下入学者不准承袭(转引彭官章著:《土家族文化》,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9页)。

此外,有些土司及其子弟还到附近州县去求学。各土司还自设书院与学校,教授土司子弟学习汉文化;彭元锦在永顺老司城设若云书院,卯洞安抚使向国廷在其辖地及新江等地设立学校,让土官子弟拥有延师课读的机会。所有这些学校,都是给土家上层人土及富裕之家的子弟提供的教育机会。法令规定一般土民不准念书。

改土归流后,废除不准一般土民读书识字的禁令,政府在土家地区设立府学、县学、书院、学宫,一般土民皆可入学。这使子弟进学堂习读成为风气,汉文化水平日渐提高。1915年,古丈县私立小学达50所。女子学校也开始出现。辛亥革命后,公立、私立学校更是普遍建立。这以后,开始有一批又一批土家青年到海外求学。

抗战时期,沦陷区学校不断迁入湘鄂西土家地区:国立湖北师范学校、武汉大学工学院、(湖北)省立农学院等25所学校迁往恩施地区;国立商业专科学校、国立第八中学、江苏省立旅湘中学等从长沙、江苏、安徽迁到所里(今吉首)、乾城;湖南省立第一民众教育馆从长沙迁往永顺。这些高质量学校的迁入,促进了土家地区原有学校教育的恢复和发展。

土家地区千余年的学校教育,使土家地区人才炳蔚,代有传人:造就了精通汉文典籍,工于诗,词、赋、杂文、散文的作家群,他们有大量的作品传世;造就了医学、农学、书画等领域的专门人才。如精于医术的张官曙、长于农学的黄召棠,善于书画的覃光裕、姚春堂、罗金生,周正南、张一尊、黄永玉等。

 

社会教育是土家人教育的另一方面。主要是在家庭与宗族内进行,内容包括:缅怀先祖业绩、修炼自身人品、传授日常生活中的禁忌、须遵行的行为准则和习惯法,学习生产技能等。社会教育的职能是:既传播汉文化,又要结承土家传统文化。这是土家族传统文化承袭的唯一途径。